近年来,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逐步加强,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。垃圾渗滤液污染严重,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。单一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根据我国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特点,不能满足废水排放标准。因此,应采用结合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,有效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,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回收利用。
废物渗滤液作为一种污染性强、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,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:
1、垃圾渗滤液的性质是不可逆的。随着填埋年限的增加,渗滤液中的生化需氧量(BOD)化学需氧量(COD)会继续下降,但氨氮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,因此垃圾渗滤液的成分比例严重失衡。
2、出水量不稳定。受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的限制,全年渗滤液的产生差异较大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处理工作的正常发展。
3、水质很复杂。研究表明,垃圾渗滤液含有60多种致癌物和有机污染物,对人体生活环境有害。
垃圾渗滤液的社会危害:
1、水源的质量正在下降。水资源短缺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,过去偏远的垃圾填埋场离人们的生活区越来越近,垃圾渗滤液对城市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突出。垃圾渗滤液不同于普通生活污水,氨氮浓度高,难以脱氮,使垃圾渗滤液难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。同时,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或预防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,导致城市地下水质量持续下降。
2、生态环境继续恶化。垃圾渗滤液除水污染外,还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,直接导致填埋场周围生态环境恶化。一方面,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,随着垃圾填埋场寿命的增加,可生化性也在下降,对垃圾填埋场及周围土壤造成严重污染,不适合动物生存;另一方面,垃圾渗滤液的持续发酵也会产生大量有害的刺激性气体,严重污染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大气环境。
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,垃圾渗滤液污染性高,其污染和危害得到了广泛认识。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,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,减少和消除渗滤液的危害,实现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利用,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。